江苏发布首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发布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及发现物种更新情况,此次调查共记录生物物种9266种,较2024年公布数据增加424种,增长率为4.6%。调查期间,还发现了近30种江苏新记录物种,如毛脉槭、伞房花耳草、凹耳臭蛙等。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发布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及发现物种更新情况,此次调查共记录生物物种9266种,较2024年公布数据增加424种,增长率为4.6%。调查期间,还发现了近30种江苏新记录物种,如毛脉槭、伞房花耳草、凹耳臭蛙等。
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6%的人口,贡献10.2%以上的经济总量,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达22.5%,苏南部分地区超过30%,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任务艰巨繁重。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这样的场景,在南京林业大学很常见。103种鸟类、12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一些兽类共121种陆生脊椎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1种,全球受胁物种1种。这些数据,是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张永带领团队,历时8年观察调研的数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正在导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衰退,这一现象已构成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危机。基于基因组学的大数据分析,尤其是通过成对序列马尔可夫溯祖模型模拟历史有效种群大小(N),进而评估物种进化潜力与长期生存能力的方法,已成为解析历史种群波动的研究范式